禅宗一脉,理清路明,心法行者,参看话头,念头起处,凝聚疑情,漆桶脱落,慧印心明;故尔向 上提撕,指月圆明时节,正庆因缘际会。回顾千古旱涝,泥泞未遇,万劫崎岖,信步难逢;是自世尊 灵山拈花,摩诃迦叶会意,传至达摩,禅入中土,法印心传,至六祖惠能,大放虹光,自此一花开五 叶,震伏心魔宫。
考华夏佛法,八宗兼备,五乘共法,本一同源,引归无别。只叹众根分歧,故百家鸣 放,说空说有,指路归觉;唯禅宗心法,以空入空,破相显宗,直捣无明巢穴,毫不留情。故尔当下 了心圆性,业尽情空。实则性亦非空,相亦非有,空有泯灭,性相绝亡,还道于中,中亦不立,强名 立相,于真空妙有、不一不异中,方显究竟。总言一切,皆大戏论,离戏灭趣,实无戏可离,无趣可 灭,所以者何?本自圆觉,不从外有,何待修证?更有何法可修?何道可证?本自具足,无失无缺, 何待觅失?何处补缺?自是众盲妄执,还未自觉!「今道一句怎么生?打破漆桶始性明,三千大千原 如是,参透消息拈花迎。」到了此时,还说个甚么?「大千含一粟,无明裹乱麻;剥落胡底里,知途 自觉察;落得青山在,秋水绕谷峡;出得牧牛关,免迹浪天涯;见得圆月在,从此心贼杀;茧破蚕自 出,寒林百花发;秋残夕阳照,春晓抽枝芽;宛似千斤鼎,但看心猿马;从此无于事,栓牛见性家。 」 我今如是吟,即是落言诠,我若不是说,心法无着落,但从权便,悟得即了;莫把故 纸钻破,恐怕驴年不得。「不看心,不坐禅,慧心开时定安然,定中性戒不盘桓,空慧入处心乘法, 涅盘妙心体无边。」 悟后起修,不离教下,祖云:「理不废事,事不味理。」双圆互融,悟入绝待。故达 摩传慧可「楞伽」以为「心」,弘忍传惠能「金刚」以为「印」;以心印心,佛言无妄,方晓一大事 因缘就此了脱,永无牵涉。
今有善知识菩萨戒弟子萧平实大居士,潜心学佛有年,以宿慧根深淳厚,从禅参入, 直截了当,得个入处,故对生徒,大开心筵法席,滔滔不绝,口演心传,会得归性,涌现心月,踏峰 扫云,雾去揽晴,弭平浪迹,扫荡执冥,一旦挽出,亲面世尊。今由在家生徒,为其所播心音,录文 成书曰:「禅--悟前与悟后」,数说禅宗梗要,示点心传妙谛。全书共分三篇七章、三十四节、八十 五目、四十三则,都三千法句,付梓达七百余页之巨著;可谓洋洋大观,不同凡响,总的心法,囊括 其中,文句嘉言,语隐禅机,择举不胜,还须学人自行参悟,较为允当。下手入处,用功方法,通关 消息,尽在里许;萧君若无真参实学,切身体悟之宝贵经验,绝难于文字中显扬洒脱,更难于机锋间 得以自在,是故「功到用时方觉少,水到渠成果自圆」了。
今先略举一二,以先览为胜,岂亦美不胜收矣。如在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中,他说: 「在还没有悟前,有个开悟可以追求;等到悟了以后,才知道悟的这个法也是本来空寂。」当然这个 过程是修道见性的历程,这一历程只不过是个开悟的手段而已。金刚经云: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? 」悟得了是一通百通、一了百了啦! 再如第二十九则云:「『禅』须是要用思惟观,不动着语言文字,而有疑情、思惟、 拣择、分别、观照的作用。」往往吾人以为修定即是禅,禅定与参禅是两码子事,止观是教下,参禅 是宗门,止观从有法入定境,后再发慧。参禅是拨云见月之法,云表妄执诸法,月征明心见性之真如 实相,此由性见慧显,直下承当,了了分明,不落言思。盖此由慧摄定,定能全戒。教宗二门,法分 空有,门有性相,权实分流,然归元则无二,也即中道了义的不二法门。就此乃专论参禅,故标明之 ,以免误会,而错失良机也。 另再举如第六节「疑情、与第七节『略谈幻境与魔扰』二段文句;前者为参禅之特色 ,所谓『小疑小悟、大疑大悟、不疑不悟』之祖示。后者为去病反而从病之害,病尚未瘥,复缠魔病 造扰之困境,如何觉察对治?参禅者不得不明,倘堕坑壑,仍不觉知,错认归乡,与道背驰,合魔妄 境,如是哀哉,也为修行之大障难也。
以上所举心要大端,如能擞撷详究,扫境寂心,则法益神髓,泉涤醐灌,不啻十二部 经一指点破,八万四千法门同体清凉。此书问世,破权立实;向上一着,从实依权,不落窠臼。如是 即实即权,权贵双运,为近代以现俗语文阐释禅宗,最为正统之禅书,不但不回入旁门,且志向指月 ,当下立见,可不快哉!有心向道学人,勿错此见性法本,切莫轻忽慧命,则功德涯岸,岂可量乎?弁 此蟅杂数语,以为进德之修、见性之行,又可不快慰焉! 大乘精舍 不慧 乐崇辉序于洗心斋 时民国八十四年乙亥岁仲冬望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