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继续上一次的子题我与无我。前一集已说明凡夫与二乘人的差异,那就是凡夫不知道自我的虚妄,也不知道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虚妄,为外境所迷惑,因而造作了种种的善恶业,导致在三界当中不断地轮回生死而无法出离;二乘人知道自我的虚妄,也知道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虚妄而愿意灭尽之。其中声闻相信佛语的开示,知道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,还有无余涅槃的本际存在,以及缘觉自己推究而了知有一个齐识而还、不能过彼的识。也就是说,二乘人知道蕴处界及诸法等法,是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,所以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法而入无余涅槃,从此在三界消失了。
接下来谈菩萨,菩萨的作法迥异于二乘人,以探究什么是生命实相为根本,并于探究生命实相之前,事先具备了未来证悟应有的三资粮来庄严自己,那就是定力、慧力及福德。
所谓的定力,就是要有欲界未到地定的功夫来降伏性障,于未来证悟时能够断除烦恼,并且成功转依真心的体性,得以不退转于佛菩提。这也证成了佛在《大般涅槃经》卷31的开示:菩萨定慧亦复如是,先以定动,后以智拔。如果菩萨没有未到地定来降伏及动摇性障,就算未来能够证悟,还是无法成功转依真心无所得的体性而发起般若智慧,未来还是会退转于佛菩提。
所谓的慧力,就是要具有正确的佛法知见,譬如真心是一切有情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根本,本身离见闻觉知等等,如是建立了佛法的正知见以后,未来才有机会证悟。
所谓的福德,就是多生多劫以来,努力为众生无怨无悔的付出所培植的福德,以及护持正法、摧邪显正等所培植的福德等等。于上面所说的三资粮具足圆满以后,未来就有因缘遇到真善知识,而于座下修学参禅的正知见,真善知识也会观察这位佛弟子是否为菩萨种性人,如果是的话,就为他开示参禅的正知见,让他去参禅,待这位菩萨具足了前面所说的三资粮,以及有了正确的参禅知见的条件下,去参究如何是一切有情的蕴处界及万法的根源,并在佛菩萨帮助之下,于因缘成熟时得以破参明心,成为真实义菩萨,以及成功转依真心无所得的体性,而成为七住位满心的菩萨,因而往第八住位迈进。
当菩萨破参时可以现前观察到三点:一、这个真心真实存在,并不是虚无飘渺为不可知、不可证的;二、真心的体性是离见闻觉知,七转识是祂所出生的法,本身是有见闻觉知;三、真心与其所出生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关系,是非一非异。首先谈这个真心真实存在,并不是虚无飘渺为不可知、不可证的。当菩萨破参时,他可以现前观察一切有情的真心真实存在,可为菩萨所亲证、所体验,既然可以为菩萨所亲证、所体验,表示这个真心真实存在,而且是可知、可证的,并不是如一位在学术界被称为导师者,在他的书中说:无上菩提是不可证得的,想证菩提的,就是戏论。(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》,正闻出版社,页882。)
也就是说,这位在学术界被称为导师者,他认为一切有情的真心是不可能亲证的,所以才会主张无上菩提是不可知、不可证的。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主张呢?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相信喇嘛教应成派中观的宗喀巴的说法,而宗喀巴是具足了断常二见的人,既然他继承了宗喀巴断常二见的六识论,当然也是断常二见的行者,不可能证得一切有情的真心,所以他才会主张无上菩提是不可知、不可证的。像这样没有亲证无上菩提的人,而自称自己已经成佛了,那都是不如实语,欺骗众生很大。此外,达赖喇嘛也主张一切有情的真心在虚空,这也证明了达赖喇嘛是外道无疑。
又菩萨证悟了,他会发现自己所亲证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,其实就是二乘人所证的无余涅槃的本际,知道现今的当下就已经在无余涅槃中,又何必像二乘人一样,要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法,而入无余涅槃呢!菩萨了知这个道理以后,于舍寿后当然不会入无余涅槃,就算是菩萨能够成就慧解脱的证量,可是菩萨还是不会入无余涅槃,故意留一分极微细的思惑润未来生,继续在无生法忍上用心,不断地在人间出生而摄受众生,继续往地上菩萨阶位迈进。
接下来谈真心的体性是离见闻觉知,七转识是祂所出生的法,本身是有见闻觉知的。菩萨证得一切有情的真心以后,现前观察到这个真心从本以来就在,不是因为修行了以后才在,祂的体性于六尘都不动,也就是说祂的体性本来就离见闻觉知。这有经典来证明,譬如佛在初转的《杂阿含经》卷10曾开示三法印,那就是:一切诸行无常,一切法无我,涅槃寂灭。也就是说,众生在种种生活运作过程中,所产生的行阴是生灭无常的,众生所领受的一切法没有真实我的体性,唯有涅槃才是真实的、才是寂静的。既然涅槃是寂静的,菩萨现前观察这个涅槃寂静的心,当然是离见闻觉知,如果有人现前观察所谓的涅槃寂静的心是有见闻觉知的,表示他所亲证的心、所领受的心不是寂静的,既然不寂静,当然是愦闹的、是有见闻觉知的。
又譬如佛在二转的《心经》也开示,这个心是寂静的:
【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、想、行、识;无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;无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;无眼界,乃至无意识界。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;无苦、集、灭、道,无智亦无得,以无所得故,菩提萨埵。】(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)
也就是说,菩萨现前观察这个真心,是没有五蕴、六根、六尘、六识,也没有十二因缘的----有支,更没有四圣谛----法的存在,菩萨悟了这个无所得,而且离见闻觉知的心,才能成为《心经》所开示的菩提萨埵,这也就是菩萨。如果所悟的心不是无所得的心,表示他悟错了,不能称为菩萨。又菩萨在菩萨论中也开示,这个真心的体性是无覆无记性,表示祂没有遮覆性,也没有善恶性,所以是离见闻觉知,虽然祂离见闻觉知,可是祂却藉缘出生了七转识(也就是眼等七识),使得众生有了见闻觉知性,误以为有真实外境,为自己所接触、所领受,因而造作了种种善恶业,导致众生在三界当中,一直轮回生死而无法出离。
------《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(一)》 <第089集 我与无我(二)> 正光老师